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因形释义”在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运用——以《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岳阳楼记》为例
引用本文:万辉霞.“因形释义”在初中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运用——以《陈太丘与友期行》和《岳阳楼记》为例[J].语文学习,2021(3):23-26.
作者姓名:万辉霞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摘    要:学习文言文,前提是学习文言笔者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主要障碍在于理解和记忆文言字词,从而导致了他们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存在困难。《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认为“目前初中汉字教学停滞不前,处于混沌状态”,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学中“只注重字音、字形的读写,而忽略了字义的理解”,指出“汉字教学,应根据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这一特点”,建议教师“利用因形释义、因义辨形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部分高频汉字的字形结构和字义起源”2]。

关 键 词:《岳阳楼记》  字形结构  初中语文  文章主旨  汉字教学  初中文言文  混沌状态  教学指导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