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中数学课时目标的定位与分析——以“任意角、弧度”为例
引用本文:戈永石.高中数学课时目标的定位与分析——以“任意角、弧度”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2020(2):18-20.
作者姓名:戈永石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摘    要:文1]认为数学教学目标可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不同层次(其中课程目标是宏观的,单元目标是具体的,课时目标是微观的),并指出课时目标存在缺乏个人思考、描述模糊笼统、行为主体错位等不良现象,应该予以纠正.文2]认为数学教学目标应该可控、可测、可操作,而不应该是模糊、笼统、不易操作的.文3]认为高中代数的主线就是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是单调性的典型代表,幂函数是奇偶性的典型代表,而三角函数是周期性的典型代表;各类函数的学习侧重点不一样,课时目标的制定要将其侧重点凸现出来.文4]认为"弧度制"教学应该注重概念生成,凸显概念本质.本文拟以苏教版必修4"任意角、弧度"为例,分析高中数学课时目标的定位、测控与操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指正.

关 键 词: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  概念本质  弧度制  任意角  主体错位  高中数学课  概念生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