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邻避运动看邻避设施的区位
引用本文:刘育蓓.从邻避运动看邻避设施的区位[J].地理教育,2014(7):122-123.
作者姓名:刘育蓓
作者单位: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438
摘    要:一、邻避运动的含义与起源 邻避运动也称为“邻避效应”、“邻避情结”,在英文中称为“NIMBY”,全称是Not In My Backyard,直译为“别在我家后院”,中文音译为“邻避”.该词最早在1980年由英国记者Emilie Travel Livezey提出,描述当时美国人普遍对于化工垃圾极为警觉和反感的态度,后被媒体和学界广泛使用.其含义是指在某一区域内所建立的设施为所在区域大部分居民带来利益,但是设施周边居民却承受设施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污染,从而引发这部分居民的抗争行为.邻避运动最早出现在工业文明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其影响力首先在美国显现.

关 键 词:设施  运动  20世纪70年代  区位  不良后果  西方国家  工业文明  美国人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