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古代人性论的心理学诠释
引用本文:燕国材.我国古代人性论的心理学诠释[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37(1):113-125.
作者姓名:燕国材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长时期来,对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一般是从哲学或伦理学的角度立论,其内容也局限在人性善恶的来源问题.文章则与此研究传统不一样,即改为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立论,其研究内容除保留人性善恶论外,还讨论了另外四个重要问题:一是人性地位论,通过就人贵论、人本论和天人论的考察,较充分地论证了人性的崇高地位.二是人性本质论,概括为生性论、习性论和心性论,揭示了人的自然本性、社会本性与心理本性.三是人性构成论,从类型论、因素论和结构论三个角度,对人性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四是人性发展论,归纳为气禀论、习染论、性习论与修身论四个论题,对影响人性发展的种种因素作了全面考察,扩展并提升了我国古代人性论思想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关 键 词:人性地位论  人性本质论  人性善恶论  人性构成论  人性发展论  古代  人性论  心理学  诠释  Ancient  China  Human  Nature  Theory  广度与深度  思想研究  扩展  因素论  人性发展论  影响  修身  分析  构成论  结构论  类型论  社会  人的自然本性
文章编号:1004-8634(2008)01-0113-(13)
修稿时间:2007年11月18

Psychological Annotation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Ancient China
YAN Guocai.Psychological Annotation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Ancient China[J].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2008,37(1):113-125.
Authors:YAN Guoc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