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精妙课程文化滋养学生成长
引用本文:周冬祥.用精妙课程文化滋养学生成长[J].湖北教育,2013(3).
作者姓名:周冬祥
作者单位: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    要:自古以来,课程总是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如影随形.因此,中外重大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任务.而那些众望所归的优质名校,不仅有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更有体现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 早期的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也叫"学程".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学校就要求学生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唐代开始有了"课程"一词,学校也开设了律学、书学、算学、医学、天文学等专门课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其含义大约是指学生学习的功课及其进程,这种课程理解已经接近现代课程认识了.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