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的反思
引用本文:彭晓燕.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的反思[J].声屏世界,2016(5):36-37.
作者姓名:彭晓燕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摘    要:中国的电视荧屏上第一次打出“主持人”这三个字是在1980年。至今,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迅猛增长,近乎饱和。在此期间,开播于1993年的《东方时空》和1996年的《实话实说》以及紧随其后的一批名牌栏目培养了一批时至今日仍然难以被后来者超越的、在全国影响力极大的节目主持人,如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崔永元、何炅、汪涵等。在中国的广大受众心目中,他们是同行中的佼佼者,是非常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时,由于他们在电视媒体中出头露脸、带有显著的公众性这一特性,使得他们不可避免的带有了明星色彩,成为璀璨的电视节目主持明星。最近几年,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电视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受众被分流,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和传媒格局的变化,电视媒体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市场驱动与“受众本位”观念的引领下,电视媒体纷纷将重心转向了追求高收视率、吸引更多广告投入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上来。而在电视媒体追求高收视率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当中,打造、包装和推出属于自己的明星节目主持人无疑是一个有效且能够实现媒体和主持人双赢的策略。拥有属于自己的明星主持人可以使媒体的影响力大大提升,而明星主持人独特的品牌价值同样能够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与价值。当提到光头孟非时,江苏卫视自然而然就跃入了人们的脑海。孟非独特的形象俨然就是江苏卫视的门脸,孟非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江苏卫视的影响力;提及华少这位有着“中国好舌头”美誉的主持人,人们自然不能不想到《我爱记歌词》和《中国好声音》以及其东家--浙江卫视。华少在主持节目时的出色表现不仅使他在国内尽人皆知,其声名更是远播海外华人圈。作为一个明星主持人,他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