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引用本文:黎聪,李晓文,郑钰,宋晓龙,曾桉.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资源科学,2008,30(10):1571-1578.
作者姓名:黎聪  李晓文  郑钰  宋晓龙  曾桉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编号:2006CB403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671072)。
摘    要:基于1987年、1997年和2005年3期TM遥感数据,对衡水湖的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以农田为景观基质,水体和芦苇沼泽交错分布构成区域湿地生境的主体斑块,其余景观类型呈以小尺度斑块散布于区域中。保护区湿地景观改变较明显,湿地由1987年的20.2%上升到1997年的23.4%,2005年占到22.3%,农田向湿地类型的转变最为显著,农田和湿地类型之间的动态转换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的演变。从景观类型水平来看,表现为水体的平均斑块面积增加,由1987年的3.5187hm2减到1997年的2.0187hm2到2005年为4.3997hm2,破碎度指数下降;聚合度指数和最大斑块指数先降后升,而连接度指数先增后减;芦苇沼泽平均斑块面积下降明显,由1987年的2.6169hm2降到1997年的0.5437hm2,到2005年为0.3558hm2,且形状日趋复杂自然,最大斑块指数和聚合度指数持续减少,而连接度指数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但总体上芦苇沼泽沼泽小面积斑块数量仍占相当比例,破碎化程度仍维持较高水平。在景观整体水平上,保护区的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呈缓慢上升趋势,破碎化指数由1987年的51.068增到1997年的74.0985后2005年减为37.88,以农田为景观基质的蔓延度指数则先降后升。景观格局分析表明,衡水湖保护区湿地面积逐步恢复,破碎化程度降低且景观日趋多样化,连通性虽不及1987年历史最高水平却呈加强趋势,湿地生境质量得到优化,2005年湿地恢复的景观格局的空间配置达到3个时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保护区规划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关 键 词:湿地景观  景观格局演变  景观指数  转移矩阵  衡水湖

Evolu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Heng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LI Cong,LI Xiao-wen,ZHENG Yu,SONG Xiao-long and ZENG An.Evolu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in Heng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J].Resources Science,2008,30(10):1571-1578.
Authors:LI Cong  LI Xiao-wen  ZHENG Yu  SONG Xiao-long and ZENG An
Abstract:
Keywords:Wetland landscape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Landscape indices  Transition matrix  Hengshui Lak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