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时期重庆《新民报》办报风格与编辑思想论略
引用本文:施欣.抗战时期重庆《新民报》办报风格与编辑思想论略[J].出版与印刷,2016,0(4):22-27.
作者姓名:施欣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each article.fundPrjs fund i}} {{if fund.sourceCn && fund.sourceCn != ' }}{{fund.sourceCn}}{{if fund.awardId && fund.awardId != '}}{{fund.awardId}}{{/if}}{{else}}{{fund.fundsInfoCn}}{{/if}} {{/each}}
摘    要:《新民报》最早于1929年9月在国民政府首府南京创刊,因抗战军兴、迁徙扩展等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先后出有南京、重庆、成都、上海、北平等多个版本,是抗战期间具有较大舆论影响力和较高言论水平的“报系”。该报的最高峰“黄金时期”,拥有五个报社、八个日报(晚刊),在艰辛困苦的抗战中,创辟成为民国著名的“五社八报”报业体系或曰报业集团。回顾既往,考究历史,《新民报》(重庆版)是一份以“超党派”、“公正”、“独立”为创建原则和以“自给自足”、“是非正义做出发点”为言论标榜的民营报纸,始终坚持“传达正确消息,造成健全舆论,促进社会文化,救济智识贫乏1”的办报宗旨与持社旨趣,坚持抗击倭寇、驳斥日伪、驱除外侮的爱国主义立场,思想先进,言论热情,观点鲜明,文章感人,因而在抗战时期赢得了庞大的受众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那个时代的办报典范和成功的范例,影响范围包括重庆、四川等大西南地区,乃至覆盖整个抗日大后方。审视与考察在抗战烽火中崛兴的《新民报》(重庆版),作为一个报业运营与管理的成功范例,其经验与智慧对于当代报业及报人有着较强的现实启示。  

关 键 词:抗战时期    《新民报》(重庆版)    办报特色    编辑思想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出版与印刷》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出版与印刷》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