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用本文:郝伟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学教学参考,2012(8):29-29.
作者姓名:郝伟兴
作者单位:甘肃武威市凉州区松树中学,733000
摘    要: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时,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指导、启发和传授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没有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可能真正认识世界的,也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是学习的内因,是发展的根据.教师的“教”则是学生学习的外因,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教”这个外因要通过学生“学”这个内因而起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地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摆脱“以教师为主”的“外因论”思想,尽量创造条件来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 键 词:学生发展  数学教学  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主观能动性  外因论  认识主体  认识世界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