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苏轼“诗书一体”观:内涵、机理与成因
引用本文:司新丽.苏轼“诗书一体”观:内涵、机理与成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96-104.
作者姓名:司新丽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摘    要:苏轼将诗书画引向深度结合,“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是苏轼“诗书一体”观的核心表达,其内涵是以“德”为灵魂,以诗意为统领的综合艺术论。破体为文、体兼众妙、形式相连、书卷气息构成了苏轼不同文体、书体之间以及文学与书法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机理,“书卷气”是苏轼书法人文化、文学化的典型表现。苏轼的“吾所谓文,必与道俱”“慧之生定,速于定之生慧”以及“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等文艺思想和哲学观念,乃是形成其“诗书一体”观以及文学与书法在求道之途上存在统一性、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主要缘由。

关 键 词:苏轼  诗书一体  破体为文  体兼众妙  形式相连  书卷气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