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古代汉语词本义与假借义的定义
引用本文:刘荆龙.关于古代汉语词本义与假借义的定义[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77-79.
作者姓名:刘荆龙
作者单位: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中文系,浙江,上虞,312300
摘    要:本义与假借义是古代汉语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多义词的诸义项目前区分为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三种类型,然而,当前关于词本义的定义显著还有不尽完善之处。对王力先生的观点作进一步的理会,说明词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而不是造字时的意义,对完善词本义的定义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另外,在分析假借义时,都不可避免要以汉字为依据,于是我们不禁要问,不以汉字为依据我们能说清楚什么是假借义吗?词的音义可以分开吗?其实,真正被借的是汉字,而不是词义,因此,当前所说的假借义是汉字字义的一种类型,而不是词义的一种类型。

关 键 词:古代汉语    本义  假借义  定义
文章编号:1001-0491(2003)01-0077-03
修稿时间:2002年3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