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朱自清前期散文的语言特色
引用本文:高淑先.朱自清前期散文的语言特色[J].培训与研究,1998(2).
作者姓名:高淑先
作者单位: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朱自清的散文,由于他对“生活多方面的了解,多方面的感受,多方面的参加”,并注意“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所以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风格平淡质朴,清新隽永,不少被视为现代散文的精品。正如著名作家叶圣陶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朱自清的早期散文如《匆匆》、《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还有点过于注重修辞,略嫌文胜于质的话,那么稍后的《背影》、《给亡妻》、《旅欧杂记》、《伦敦杂记》等就做到了文质并茂,全凭真感受真性情取胜。到了后期,如《飞》,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了。” 其实,叶老谓朱自清的前期散文“有点过于注重修辞,略嫌文胜于质”,只是与其后期散文相比较而言的。实则朱自清的前期散文清新隽永,情文并茂,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仅就其语言方面的艺术特色谈几点粗浅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