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良品德行为浅析
引用本文:张晓艳.不良品德行为浅析[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6(3):76-77.
作者姓名:张晓艳
摘    要: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错误的道德支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在中学里有不良品德行为的学生虽属少数,但消极作用大,经常干扰学校和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有的带坏其他同学,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研究表明13-15岁是初犯品行不良行为或劣迹行为的高发期,15-18岁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峰期。这说明中学生中不良品德行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犯罪“低龄化”的趋势,给中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重视不良品德行为学生的矫正教育,已迫在眉睫。

关 键 词:青少年犯罪  道德规范  中学生  问题行为  集体利益  社会问题  不良品德行为  低龄化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