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漆工艺“剔犀”与“犀皮”之流变
引用本文:汪瑾.中国古漆工艺“剔犀”与“犀皮”之流变[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14(5):96-100.
作者姓名:汪瑾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摘    要:"剔犀"与"犀皮"是中国传统漆工艺中的两种不同工艺品种。"剔犀"是在红黄黑漆层变化的基础上,从最初轻微的雕划,逐渐发展为有一定厚度的雕刻,并讲究剔刻的娴熟流畅,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艺手法。"剔犀"工艺成熟于宋代,元明时期更是发展到顶点,出现张成、杨茂等雕漆大师。剔犀以流畅的抽象纹样、变化的断面为特点。犀皮现今发现的最早实物出土于三国时期墓葬,成熟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犀皮"工艺以平整表面、变化莫测的纹样为特征。

关 键 词:中国古漆工艺  剔犀  犀皮  流变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