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事实性知识、概括性知识与“大概念”--以语文学科为背景
引用本文:王荣生.事实性知识、概括性知识与“大概念”--以语文学科为背景[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4):75-82.
作者姓名:王荣生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林恩·埃里克森建立的“知识的结构”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以“大概念”组织单元的原理和机制。该模型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事实性知识,有“事实”和“主题”两个层级;第二层面是概括性知识,主要有“概念”和“概括性理解”两个层级。在教学中需依赖具体的事实性知识去发现或获得某一概念,经由理解某一概念构成一种“概念性视角”,凭借“概念性视角”去处理相应主题的具体事实。在两个层面相互作用的认知探究过程中,建立某一概念与其他概念的联系。“概念性理解”就是“由事实性实例支撑的真理”,可称为“概括性知识”。从学习内容的角度,“大概念”实际上是跨学科或学科“核心的概括性知识”。

关 键 词:“知识的结构”模型  概念性视角  概括性知识  “大概念”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