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儿童面对不同对象的公平性选择:心理理论的作用
引用本文:王斯,苏彦捷.儿童面对不同对象的公平性选择:心理理论的作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26-32.
作者姓名:王斯  苏彦捷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市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心理理论获得机制的再分析:自我-他人心理理解的视角”(30770728) 项目负责人:苏彦捷;“分享的发展机制:从目标意图的联合注意到资源分享行为的追踪研究”(30970907) 项目负责人:苏彦捷
摘    要:儿童能够与他人公平分享资源是其利他行为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研究旨在探讨资源分配任务中儿童面对不同分享对象时做出的公平性选择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实验1选取4-5岁儿童59名,考察儿童在面对朋友和陌生儿童时做出的公平性选择,结果表明儿童对朋友的公平性选择多于陌生儿童。实验2选取4-5岁儿童46名,考察儿童在面对朋友和两类陌生儿童(直接互惠的陌生儿童和间接互惠的陌生儿童)时的公平性选择情况,结果发现心理理论对儿童与不同对象间的公平性选择有促进作用,儿童的公平性选择受分享对象特点的影响,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在儿童对不同对象公平性选择中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 键 词:心理理论  公平性选择  利他  分享对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