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效果——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案例思考
引用本文:顾国瑜.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效果——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案例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7(7):46-46,48.
作者姓名:顾国瑜
作者单位:江阴北国实验小学
摘    要:例题]一辆摩托车3/10小时行使18千米,1小时行使多少千米?解读]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主要是借助具体问题,通过具体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可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算理。这个转化推理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借助线段图有序地进行推演:先帮助学生理解3/10小时行18千米,就是3个1/10小时行18千米;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10个1/10小时行多少千米,因为1个1/10小时行的千米数是18÷3,也就是18×1/3,所以10个1/10小时行的千米数就是18×1/3×10,运用乘法结合律就是18×(1/3×10),即18×10/3。由于以上推理主要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的,因而如何解读线段图是本课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三位老师的不同解读:

关 键 词:教学案例  分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分数”  解读  六年级  上册  摩托车  生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