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语言、双语教育与族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探究
引用本文:杨宝琰.语言、双语教育与族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探究[J].西北师大学报,2014(2).
作者姓名:杨宝琰
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疆维汉双语教育有效推进模式研究”(11JJD880023);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转型社会中的青少年国家认同研究:基于社会交往的视角”(SKQNYB11015)
摘    要:语言是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族际交流的工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的象征,因此,语言是分析族群关系的重要视角。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双语教育、母语教育对于族群认同和创设最佳群际接触环境,进而促进族群关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际上,我国的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对各民族平等使用母语的权力和双语教学都有明晰的表述,但在双语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利于族群接触的做法。因此,我们应该在立足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和借鉴西方学者对双语教育与族群接触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促进其本土性转化,进而对我国双语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开展科学研究,解决双语教育"怎么做"的问题。

关 键 词:语言  双语教育  母语教育  族群关系  群际接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