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引用本文:王改燕,刘翠青.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1(12):55-56.
作者姓名:王改燕  刘翠青
摘    要:逆向思维是指根据概念、原理、思想、方法及研究对象的特点,从它相反或否定的方面去思考。 以产生新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大多是正向思维的结果,是概念、公式的正向应用,而在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如若不然。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只习惯于正面思考问题,而忽略了概念公式的逆向应用,因而缺少了应变能力。因此,在学习和研究数学的过程中有机地、适当地注意从数学问题的相反或否定方面进行数学逆向思维,就能在探索中,在对立统一中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澄清对某些数学概念的模糊认识,更深刻、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

关 键 词:能力的培养  逆向思维  数学教学  数学概念  学生学习  逆向应用  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