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朝鲜燕行使节中华认同观的递嬗
引用本文:宋玉波,彭卫民.朝鲜燕行使节中华认同观的递嬗[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153-160.
作者姓名:宋玉波  彭卫民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重庆市401120
基金项目:2013年度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朝鲜王朝中华认同观的礼学建构”(2013QNZZl2),项目负责人:刘勇恒.
摘    要:燕行使节的中华认同观是明清时期中朝关系的风向标。研究以《燕行录》为代表的中朝关系史料,不难发现,奠基于礼学体系的中朝宗藩关系从明末便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朝鲜使节对明代的批判、对中华文化正统性的质疑便时有显现,其中华认同观也渐始减弱。明清易代后,朝鲜已不满足于“小中华”的自我定位,视满清入主中国为“鸠占鹊巢”而予以批判,有意识地区分出“他者”与“自我”并以正朔自冒。总体而言,朝鲜中华认同观的变化是一种,皮此渐行渐远的双向过程:自我意识日渐强烈,中华认同观因时递减,导致朝贡关系与自我身份认同背道而驰。

关 键 词:朝鲜王朝  燕行使节  《燕行录》  中华认同观  递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