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新概念英语》中“Mary had a little lamb”的教学为例
引用本文:潘娜.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新概念英语》中“Mary had a little lamb”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2005(10):27-28.
作者姓名:潘娜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外国语学校,310023
摘    要: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同一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众多新的信息,即从同一来源所提供的信息中产生各种各样方向不一的输出,并通过迁移的作用探索到未知的东西。发散性思维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辐射型的思维方式,它有以下这些特点:一“多”,对一个问题可以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去分析,从而产生许多联想,归纳出各种结果;二“活”,对一个问题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三“全”,考虑问题,不仅考虑问题的细节,而且考虑问题所涉及的其他方面;四“新”,答案可以各不相同,可以创新。发散性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独特性和流畅性,让发散思维者思想活泼,思路开阔,想像力丰富。

关 键 词:发散性思维  英语教学  《新概念英语》  高中  创造性思维  求异思维  思维方式  “Mary  had  a  little  lamb”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