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1世纪中国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情况预估
引用本文:王冀,江志红,丁裕国,张金玲,张霞.21世纪中国极端气温指数变化情况预估[J].资源科学,2008,30(7):1084-1092.
作者姓名:王冀  江志红  丁裕国  张金玲  张霞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2. 广东省汕头市气象局,汕头,51504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江苏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项目
摘    要: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资料中心的模式预测结果(IPCC-AR4),分析了在高(SRES A2)、中(SRES A1B)、低(SRES B1)3种不同的排放情景下中国未来21 世纪极端气温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球变暖,中国区域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是一致的增加(减少)趋势。其中霜冻日数和温度年较差呈减少趋势,生长季指数、热浪指数和暖夜指数是增加趋势。在高排放(A2)情景下,中国地区各极端气温指数增加(减少)趋势最明显,低排放(B1)情景下极端气温指数变化趋势最小。在2075年前,极端气温指数在A1B情景下的变化幅度要大于A2情景下的变化,2075年之后,却与之相反。在各极端气温指数中,热浪指数(HWDI)和暖夜指数(TN90)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是霜冻日数(FD)和生长季指数, 气温年较差(ETR)变化最小。在空间分布的特征上,极端气温指数基本上保持一致的增加或减少的变化趋势(温度年较差除外),变化基本上是由北向南变化率逐渐增大,其中西北的极端指数变化率高于东北,只有暖夜指数的变化情况有所不同,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出现了变化的大值区。

关 键 词:极端指数  排放情景  模式集合  中国  极端气温  指数  变化率  情况  预估  Indices  Temperature  Extreme  Prediction  华南地区  南和  东北  西北  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  气温年较差  变化幅度  最小  变化趋势

Multi-Model Ensemble Prediction of Extreme Temperature Indices in China
WANG Ji,JIANG Zhi-hong,DING Yu-guo,ZHANG Jin-ling and ZHANG Xia.Multi-Model Ensemble Prediction of Extreme Temperature Indices in China[J].Resources Science,2008,30(7):1084-1092.
Authors:WANG Ji  JIANG Zhi-hong  DING Yu-guo  ZHANG Jin-ling and ZHANG Xia
Abstract:
Keywords:Extreme temperature indices  Emissions scenarios  Model ensemble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