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夏秋过渡季东太湖水体光学特征时空变化及驱动分析
引用本文:余怀勇,李建华,杨昌涛,南晶,王晓菲,王昊,石思琦.夏秋过渡季东太湖水体光学特征时空变化及驱动分析[J].科技通报,2020,36(5):126-135,147.
作者姓名:余怀勇  李建华  杨昌涛  南晶  王晓菲  王昊  石思琦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摘    要:为探究夏秋过渡季东太湖水体光学特征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探讨水生植物衰减存在的水生态风险,于2018年8~11月水生植物季节演替期开展了野外调查,现场定性观测结果显示8~11月东太湖水生植物逐月衰败,其覆盖面积逐月衰减直至11月消亡。定量结果显示:8~11月东太湖水体透明度分别为0. 71、0. 66、0. 68、0. 43 m,呈整体下降趋势;悬浮颗粒物浓度依次为20. 85、17. 52、16. 05、31. 3 mg·L~(-1),11月出现高值反弹;叶绿素a浓度分别为63. 01、58. 79、33. 71、36. 51μg·L~(-1),空间差异逐月降低;有色溶解有机物丰度整体上升,依次为2. 58、3. 39、3. 38、5. 38 m~(-1)。主成分分析显示,8~11月随水生植物衰败东太湖水体光学质量整体下降,但温度降低富营养程度有所好转。空间聚类分析显示,8~10月水生植物茂密的近岸湿地区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a显著较低(p 0. 05),水体透明度、光学质量和富营养程度也明显最优,表明水生植物能够降低悬浮颗粒物、抑制浮游植物生长;但随着11月水生植物消失,近岸湿地区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a显著上升,透明度明显下降,水体光学质量和富营养程度有所恶化。11月水生植物消亡后,底泥再悬浮加剧引起悬浮颗粒物浓度反弹是透明度降低和水体光学质量恶化的主因。相关性分析显示磷是东太湖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盐,水生植物主要以降低底泥再悬浮释放磷的方式抑制藻类生长,对保持东太湖"清水稳态"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证明了近年来东太湖水生植物群落逐年衰减的趋势对水生态存在加剧恶化风险的报道,亟需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关 键 词:光学特性  透明度  悬浮颗粒物  浮游植物  有色溶解有机质  水生植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