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体制外主体性”走向“体制内主体性”——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构筑之内外转移
引用本文:王飞,王运来.从“体制外主体性”走向“体制内主体性”——当代中国大学校长主体性构筑之内外转移[J].辽宁教育研究,2012(12):80-85.
作者姓名:王飞  王运来
作者单位:[1]曲靖师范学院,云南曲靖655011 [2]南京大学,江苏南京210093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中国著名大学校长办学之道研究”(BIA090045);2011年江苏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大学校长主体性生成的近代追索与当代诊断”(CXZZll-0014);2011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摘    要:大学合法性的内外逻辑决定了大学校长的主体性存在着体制内主体性与体制外主体性两个维度。作为党领导下在大学内部贯彻外在于大学的国家政策方针理念的管理者与执行者,中国大学校长亲历了当代中国大学体制在政治权力体系规约之下从异构到同构以及大学校长只有体制外主体性而缺乏体制内主体性的全过程。而大学校长卓越发展的根源在于体制内主体性高于体制外主体性,反之则阻碍其卓越发展。在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校长主体性构筑实践中应促使国家主导型文化向社会主导型文化转移、促使国家权力向社会权力转移、制定《大学校长法》对其主体性明确定位、在大学校长职业内部强化职业意识教育等,以促进体制外主体性向体制内主体性转变。

关 键 词:大学校长主体性  体制内主体性  体制外主体性  卓越发展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