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世纪之交对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思考
引用本文:王卓民.世纪之交对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1998(2).
作者姓名:王卓民
作者单位:运城高专马列教研室 副教授
摘    要:本文从经济基础、中西文化交流、科技革命三个视角审视了世纪之交的中国传统文化命运: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既有随经济基础变化的一面,又有历史继承性一面;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既有冲突,又有融合,本能的寻根情结可以理解,但不是理性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接受具有现代化色彩科技文化的洗礼,才能继承发展,才具有现代化的韵味,才能迈向新世纪。

关 键 词:文化  传统文化命运  历史继承性  现代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