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乡村生态创新技术地方植入的障碍与路径——以陈庄自然农法技术为例
引用本文:耿佩,陈雯,杨槿,杨柳青.乡村生态创新技术地方植入的障碍与路径——以陈庄自然农法技术为例[J].资源科学,2020,42(7):1298-1310.
作者姓名:耿佩  陈雯  杨槿  杨柳青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8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4.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1816
基金项目:江苏特色田园乡村绿色发展及生态宜居关键技术研发与科技示范项目(BE201977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重点培育方向自主部署项目(NIGLAS2017GH06)
摘    要:乡村生态创新技术植入对于推进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江苏省句容市陈庄村自然农法技术植入为研究案例,结合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的互动关系,构建乡村生态创新技术地方植入的分析框架,并从技术需求方、技术供给方以及制度环境3个方面分析了乡村生态创新技术地方植入的一般性障碍与路径。研究通过追踪在案例地开展的近5年的乡村转型发展与运营试验,并结合参与式观察、农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掌握大量案例地生态创新数据资料,得出结果如下:①技术需求方即农户社会信任水平低与知识技能缺乏,技术供给方生态创新技术有效供给不足与技术本地适应性较差,以及缺乏相适应的制度环境及尚未健全的生态产品市场体系,上述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自然农法技术地方植入的障碍闭环;②破除生态创新技术地方植入障碍,采取的有效路径为社区参与和信任构建、加强技术专家与农户的合作学习以及建立城乡关系市场,并依托市场效益驱动技术扎根;③“地方”在乡村生态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如地方资源禀赋、村民自身情况以及城乡区位关系等因素在乡村生态创新技术植入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 键 词:乡村可持续发展  生态创新技术  自然农法  地方植入  障碍与路径  江苏句容市陈庄  
收稿时间:2020-01-30
修稿时间:2020-06-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资源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