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兰州白塔山“禹王碑”考补并试析
引用本文:吕子玉.兰州白塔山“禹王碑”考补并试析[J].西北师大学报,1982(4).
作者姓名:吕子玉
摘    要:兰州白塔山“禹王碑”(即岣嵝碑),系酒泉郡侯建功(升庵)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十五日摹立。原树在金城关金山寺北峰禹王庙内,“文化大革命”中移藏白塔公园北高峰之牡丹亭内。1980年又移植在白塔下之禅院东侧。一、“岣嵝碑”概说岣嵝碑(即禹王碑),或传为夏禹王所手书。最早的一块碑石,在湖南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嵝(读gǒulǒu又读作jūlü)峰上。峰在衡山县西(一称云密峰),自古称为衡山的主峰(因此衡山又称作岣嵝山)。峰上有碑,字形怪异,难以辨认,后人因而猜测为大禹王治水时所刻。最早提到这块碑的,是唐代的韩愈(768—824年)和刘禹锡(772—842年)。韩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