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看表的“艺术”
引用本文:彭浩.看表的“艺术”[J].湖南教育,1987(5).
作者姓名:彭浩
作者单位:娄底师专
摘    要:课堂上要正确掌握和分配时间,就免不了要看表。看起来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其实颇有讲究。因为教师每看一次表,在学生中都可能会发生“信息反应”。比如有一位教师,他每次看表都是在离下课五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的时候。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这位教师一看表,就意味着快下课了。学生由于得到即将下课的信息,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大脑神经由积极思维的状态立刻松弛下来;注意的指向发生转移;产生下课的欲望等等。这样,以后几分钟的教学效果大大降低。一些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每节课要看五六次表,更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干扰”。因此,教师看表要具有隐秘性,不被学生所察觉。第一,教学经验不多,上课时需要多次看表的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