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猴行者与麝香之路上《罗摩衍那》的传播——孙悟空形象探源之五
引用本文:蔡铁鹰.猴行者与麝香之路上《罗摩衍那》的传播——孙悟空形象探源之五[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
作者姓名:蔡铁鹰
作者单位:淮阴师专中文系 讲师
摘    要:在孙悟空原型诸说中,“外来说”(亦即“印度影响说”)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假说。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已经注意到猴行者与哈奴曼有许多相似之处,还由于《罗摩衍那》中有一位法力广大的“大梵天”,《取经诗话》中也有一位有求必应的“毗沙门大梵天王”,两者虽并非同一回事,但也未必毫无联系——大梵天本是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中介于正邪之间的神祗,在《罗摩衍那》中就扮演了一个反派角色。佛教产生后,大梵天被吸收为佛教护法神,为色界初禅天之王,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在印度佛教中较有影响,但在中国佛教中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