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虐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避路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引用本文:王红飞,赵欣乐,王景芝.“虐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规避路径——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5):44-47.
作者姓名:王红飞  赵欣乐  王景芝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课题(1802033);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GH191048)。
摘    要: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国家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频发的虐童行为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幼儿教师的形象,关注幼儿教师减少虐童行为是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深入分析虐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提出规避虐童行为的有效路径,以期构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引领幼儿教师的职业发展,重塑幼儿教师形象。

关 键 词:幼儿教师  虐童现象  积极心理学  心理品质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