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深仁厚泽——浅谈中国文化中的“仁”
引用本文:徐小平.深仁厚泽——浅谈中国文化中的“仁”[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4(4):68-71.
作者姓名:徐小平
作者单位:合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合肥230601
摘    要:“仁”是中国最为古老的汉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最根本的出发点,属于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含有明显的首善性质。从字源上分析,“仁”字本来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于春秋时期被儒家提炼为人间最高的道德标准,并由此催生出道德内涵极其丰富的“仁学”思想,而“仁爱”、“仁君”、“仁政”、“仁者”等道德评价,都是“仁”这一最高道德标准的具体化。今天,作为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仁”无疑是构建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进程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具有无可比拟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仁者爱人  天人合一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