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敢”与“知”表示的是反义吗?
引用本文:陈永生.“敢”与“知”表示的是反义吗?[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0(8).
作者姓名:陈永生
摘    要:读了张中行同志的《文义之间》一文后(见1980年第3期《语文教学通讯》),觉得“反义”一节中的提法值得商榷,现将该节摘引如下: “反义 (1)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周礼·地官·媒氏》) (2)其能而乱四方。(《尚书·顾命》) (3)敢不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二年》)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胜国’是因战败而灭亡的国,‘乱’四方是‘治’四方,‘敢’是不敢,‘知’是不知,这种与字面意义相反的情况,也要注意。”我们认为,例(1)中的“胜”和例(2)中的“乱”解释为“败”和“治”,这还是可以的,因为在古汉语中,的确是有一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与其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训诂学中称之为“反训”。然而,如果把例(3)中的“敢”和例(4)中的“知”也看作是表示了反义,那似乎有些牵强附会了。先让我们来谈例(3),从句面来看,该句是否定式,然而从语气来看,它却表示了肯定的意味。为了调和形式上的否定与内容上的肯定这一矛盾,张文就将“敢”看是“不敢”,这是因为把该句看作是陈述旬了。然而,我们认为“敢”并非“不敢”,因为该句是反问句。现比较如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