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一王洼子地区长4+5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张磊.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一王洼子地区长4+5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内江科技,2010,31(4):95-95,205.
作者姓名:张磊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中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王洼子地区储层综合评价》(项目号2007-118)
摘    要: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铸体图像分析和压汞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王洼子地区长4+5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长4+5储层以原生粒问孔为主,喉道类型以细喉为主,部分为中喉。本区孔隙类型主要为Ⅲ类细孔小喉型。储层评价结果为:本区主要发育Ⅱ、Ⅲ类中等一差储层,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影响孔隙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最大。

关 键 词: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长4+5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王洼子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