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代的音义探源法
引用本文:朱国理.中国古代的音义探源法[J].黄山学院学报,2009,11(6):96-99.
作者姓名:朱国理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公共管理系,上海,2001444
摘    要:传统的音义探源法是现代语源研究方法的直接源头,相对中国古代的其他语源研究方法来说,它显得更为有效。音义探源法肇始于宋末元初,伴随着古音学、音义关系理论、语义学的发展,到清代发展到传统语源学史上的最高峰。王念孙精研古音学,对音义关系有较深入的理解,又在《广雅疏证》中明确提出了“命名之义”的概念,还重视义证,这使他运用音义法探源,取得了远比前人大得多的成就。

关 键 词:同源词  语源学  《广雅疏证》

The Etymological Study Method for Sounds and Meanings in Ancient China
Zhu Guo-li.The Etymological Study Method for Sounds and Meanings in Ancient China[J].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2009,11(6):96-99.
Authors:Zhu Guo-l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