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的现状及成因研究
引用本文:杨思亮,桑青松.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的现状及成因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25-30.
作者姓名:杨思亮  桑青松
作者单位:[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2]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桐城231400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大学生发展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机制研究”(AHSK07-08D101)
摘    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的结构及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社会效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内隐观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不同维度上的独立样本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1.描述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内隐观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道德等多个方面(M=4.66—3.41);2.因子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四个因子,分别是利他性、自主性、才情和适应性(累积解释率为49.42%);3.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在年级、学校性质、学校层次及是否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等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由四个因子构成,他们的形成不仅受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影响,而且是生活、学习经历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心理健康  内隐观  社会效度  大学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