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模式低氧暴露与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纤维百分率的影响
引用本文:苏青青.不同模式低氧暴露与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纤维百分率的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6(5):40-44.
作者姓名:苏青青
作者单位: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0
基金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高原低氧环境复合健身运动促进人体健康研究》(2013DFA32470),青海省科技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原特有植物促进高原低氧适应和运动能力的研究》(2016-ZJ-909),青海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不同海拔地区和生活模式对中老年人群骨密度和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2016-HZ-802)
摘    要:目的:建立不同低氧暴露与运动模型,观察大鼠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变化,为低氧训练提供更科学的训练依据.方法:9周龄大鼠模拟6周不同海拔高度(0m、2200m、2200m~3500m、3500m)低氧暴露与运动两种模型,共8组(n=80).实验期间,低氧暴露组连续6周单纯低氧刺激,低氧运动组每日按(20~22)m/min的速度跑台运动90min,每周5次;实验结束后用ATP酶染色法测Ⅰ、Ⅱ型肌纤维类型,显微镜采集图像后分析软件计算大鼠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SO、FOG、FG肌纤维百分率.结果:(1)比目鱼肌中FOG肌纤维百分率在海拔2200m时运动组较暴露组高6%、在海拔2200m~3500m时运动组较暴露组高9%(p<0.05),SO肌纤维百分率在海拔2200m~3500m时运动组较暴露组高0.8%;(2)趾长伸肌中,4个海拔高度FOG肌纤维百分率运动组均高于暴露组,分别高0.4%、3%、7%、6.7%,SO肌纤维百分率在海拔0m时运动组较安静组增加4.5%;FG肌纤维百分率在4个海拔高度下变化不明显.结论:(1)6周不同海拔低氧暴露与运动双重刺激后,大鼠骨骼肌组织产生适应性变化,比目鱼肌和趾长伸肌FOG肌纤维百分率增加,有利于提高大鼠运动能力;(2)大鼠比目鱼肌SO、FOG肌纤维百分率在海拔2200m~3500m运动后高于暴露组,提示在2200m~3500m低氧复合运动模式下运动,有助于提高大鼠肌肉有氧代谢能力;(3)6周不同海拔高度单纯低氧暴露及中强度低氧运动不会引起骨骼肌纤维类型的改变.

关 键 词:大鼠  低氧暴露  运动  骨骼肌纤维类型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odes of hypoxia exposure and exercises on types of skeletal muscle fibers in ra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