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议标点
引用本文:小河.小议标点[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1985(1).
作者姓名:小河
摘    要:标点符号现在已成了书面表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古籍中却没有标点。汉代以前产生了“断句”,但并不受人重视,直到汉代才开始重视,但在书上并不标出。所谓“断句”,也即“句读”.一句话中间需作停顿的地方叫“逗”,全句的意思完了叫“句”,跟现在的逗号、句号意思差不多。到了宋代,朱熹的《四书集注》,才开始在每章前有一个大“○”,每句下有旁圈。到了元末又有了“圈点”,即用墨圈在句旁。这样,大大便利了阅读。到了清代晚期,外来文化逐渐输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