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中西文学表现论融通之一例
引用本文:宋中华.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中西文学表现论融通之一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3(1):66-68.
作者姓名:宋中华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安徽淮南,232001
摘    要:"美"是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作为东方文学批评和西方文学理论重要部分的审美理论也是这两个文论体系之间相互融通的重要承载者。早至孔子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和亚里士多德的"感情进化"理论(Catharsisi),中西方文论几乎同时开始了审美领域的探求。在之后数千年的发展中,审美理论一直保持着相异同时相通的状态,其中,中国"气韵生动"论与西方"生命形式"论的对接与互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中,"气韵生动"的命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人评论说"不把握‘气韵生动’,就不可能把握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如果翻开西方现代文论,我们会发现"生命形式"理论,这一20世纪方才正式被提出的理论,与"气韵生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中西方文论相互融合的一个非常自然的切入点。

关 键 词:气韵生动  生命形式  中西文学  融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