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童年之死》与《童年的消逝》中的媒体暴力观及其教育启示
引用本文:何诗意,陶志琼.《童年之死》与《童年的消逝》中的媒体暴力观及其教育启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作者姓名:何诗意  陶志琼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313000
摘    要:媒体暴力观是在媒体暴力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议中产生的。《童年消逝》一书中所体现的悲观主义媒体暴力观在帕金翰的《童年之死》一书中看来有以下几点不足:没有从正面探讨儿童与媒体暴力的关系;证据的刻板化;掩盖了儿童犯罪的背后真相。帕金翰所持的理性主义媒体暴力观从多个角度对媒体暴力进行理解,认为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是非直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媒体暴力观的解读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三点教育启示:媒体暴力不是导致少年犯罪的唯一因素;管制责任的履行既在家长又在儿童;教育是减少媒体暴力的负面影响的切入点。

关 键 词:媒体暴力观  悲观主义  理性主义启示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Violence and Its Educational Revelation in 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
HE shi yi,TAO zhi qiong.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Violence and Its Educational Revelation in After the Death of Childhood and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J].Journal of Huzhou Teachers College,2014(12).
Authors:HE shi yi  TAO zhi qiong
Abstract:
Keywords:conception of media violence  pessimism  rationalism  revel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