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谈“大洼文学”
引用本文:张凤燕.浅谈“大洼文学”[J].沧州师专学报,2008,24(3):19-21.
作者姓名:张凤燕
作者单位:沧州师专中文系,河北沧州061001
摘    要:在历史变迁中。“大洼”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记忆与特点,同时也就孕育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富有特色的朴茂粗犷的“大洼文化”。置于燕赵文化圈内的大洼文化深受燕赵之风熏染,形成与燕赵文化内核同质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鲜明的体现着燕赵风骨。独特的“大洼文化”是“大洼文学”形成的生活源泉,“大洼文化”滋养了作家们的诗性品格。“大洼文学”以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继“荷花淀派”文学和“大运河文学”之后,沦州文学板块乃至整个河北文学板块中的重要一支。随着黄骅经济的发展,作家作品的不断成熟,“大洼文学”在逐步走向繁盛。

关 键 词:大洼  大洼文化  大洼文学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