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外来务工家长的责任意识对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单位:;1.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
摘    要:<正>一、问题的提出作为一所外来务工者子女入学的指定学校,我校的非昆山籍学生比例高达98.8%。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外来务工家长的责任意识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成绩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次调研,意在研究在小学阶段,在同等教育条件下,外来务工家长的责任意识、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试图帮助家长提高责任心,以此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业成绩。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四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以及这些学生的家长(其中98%为外来务工者)。2、研究步骤1、前期调查(时间为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1)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以了解其家长相关信息、对孩子的责任意识及教养方式;(2)成绩调查:以学生平时作业、期末测试成绩为依据,由该班任课老师填写。2、后期分析(时间为2013年8月)三、结果与分析本次共下发调查问卷93份,收到有效问卷9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四年级学生49名,综合优秀人数为25人;六年级学生44人,综合优秀人数有15人。以下为问卷题目分析:1、你的家里能为你准备必要的学习费用和学习用品吗?(见表一)注:括弧中数据为各个选项中的优秀人数,下同。从该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家长能够满足孩子学习上物质的需要。但也有个别家长连孩子起码的学习用品也不能提供,可见家长对孩子学习方面极少关心,而据了解,这两个学生也恰恰是学习习惯和成绩都极差的。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家长对子女责任意识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学业成绩。2、你在家学习时,你父母是否在一旁督促或辅导?(见表二)由表2可以看出,外来务工家长能够经常辅导或督促孩子学习的并不多,大部分家长只是偶尔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将两个年级进行比较,也可以看出:年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子女较小时,父母关心其学习的比例相对较高。另外,结合任课老师提供的学业成绩,不难发现:家长经常辅导的学生成绩优秀人数达65%以上,而家长很少辅导的学生优秀率只有26%左右。另外还有几个家长从不辅导的学生,根据班主任反映,其中成绩优秀的几个孩子的自觉性很高,家长虽不辅导但也采用其他方式鼓励孩子取得优异成绩。由此可见,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心程度与学生的成绩有着很大的关系。3、父母对你不自觉的学习态度通常采取何种方式?(见表三)对孩子不自觉的学习态度,超过一半的家长能够晓之以理。孩子年龄较小时,很多父母还会陪同一起学习,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更多采用的是讲道理的方式。在各个选项中,父母"讲道理"的学生成绩优秀率相对较高,可见家长教养方式的区别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影响。再看,在被父母"责骂"的四年级学生中,成绩达到优秀的有5人,占55.56%,而在六年级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只有2人,只占22.23%。可见学生处在低中年段时,家长的责骂对孩子的学习具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的责骂就逐渐失去效力。4、当父母发现你的成绩下降后,他们的做法是?(见表四)面对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大部分家长比较理性,能够帮着分析退步原因,并且制定计划措施,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采取了训斥或打骂的办法。结合任课老师提供的学业成绩:选"A"的学生中成绩优秀人数有30人,优秀率达46.88%,选"B"的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是9人,优秀率为33.33%。再看,在选"B"的13名四年级学生中,优秀人数是7人,优秀率为53.85%,而在选"B"的14名六年级学生中,优秀人数只有2人,优秀率仅为14.29%。通过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而同一方式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则可能产生不同的效应。5、父母经常在什么时候与你交流?(见表五)从该统计表看出,60%左右的家长经常在吃完饭或睡觉前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是比较关心的。但也有30%左右的家长对孩子的责任意识不强,与子女缺乏沟通,只是偶尔想到时才说几句甚至根本没空说。结合学生学业成绩有如下发现:选"A"的学生中有优秀人数27人,优秀率为49.09%,选"B"的学生中成绩优秀者有6人,优秀率为50%,但选"C"、"D"的综合优秀率仅为26.92%,由此可见家长与孩子"交流"的重要性。再看,在六年级学生中,选"A"的学生成绩优秀率为45.83%,但选"C"的优秀率只有18.75%。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显得愈加重要。四、讨论与建议在我们这类专门接收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最大的问题之一在于学校孤军奋战,很大比例的家长则成为了旁观者甚至漠不关心——许多外来务工者由于工作及自身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对子女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关心,往往认为父母只要赚钱供子女读书,让孩子吃饱穿暖即可,教育孩子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也有的虽然比较关心孩子,但所采用的教养方式却欠妥当。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世界上许多伟大的科学家、政治家,以及各方面人才的成长经历可以证明:家庭教育的分量是非常重大的。而通过上述调查的大量数据,我们能否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家长的责任意识及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此,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转变观点,接受我们的一点建议:1、多关心孩子的学业情况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并不是仅仅让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关心孩子,孩子的学习也并不只是老师的事情,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另外,父母对孩子学业的关心能够提高孩子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必然间接影响到其学习成绩。当然,建议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并非指陪着孩子写作业或辅导功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多支持:学习用品是孩子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各位家长出门在外赚钱确实不容易,你可以少给孩子买件衣服,家里少吃一次肉,但买学习用品这一点钱是不能省的。如果你连起码的学习用品都不能提供给孩子,首先影响到的是孩子的学习——写作业时一会儿借橡皮,一会儿借尺子,怎么静表一表二表三表四表五得下心来好好写字呢?其次,还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偶尔借几次的话同学没话说,时间一长必然就觉心烦不乐意了。孩子经常要看人脸色,还要挨老师批评,心里肯定不舒服,这样也就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兴趣。(2)多看看:作为家长,白天要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多还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所以并没有多少时间关心孩子的回家作业情况,但是"看一看"的时间总还是有的。那么要"看"什么呢?一看功课完成字迹。从字迹可以看出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字迹潦草、东倒西歪说明孩子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于这种情况,家长首先应该要求重写,使孩子提高对学习的责任意识;其次,家长要抽空跟孩子谈一谈,最好能跟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看功课完成质量。由于时间缘故,家长不必一一检查孩子作业的对错,但我们可以进行抽查,每门功课随便抽一两题检查对错。但也有许多家长会说,现在学生的作业难度高,而他们又没有读多少书,所以看不懂孩子的作业。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看看孩子前一次作业的对错比例。如果作业错误较多,家长就有必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老师对孩子的"补差"工作。(3)多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和老师都是培养学生成长的"重要人",因此,家长必须加强与任课老师的联系。通过联系交流,可以使家长和老师都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互相配合,促使学生改掉坏毛病,取得进步。2、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如果说家长因为工作忙而缺少与子女的沟通,我认为这是托词,再忙也不会连跟孩子聊聊天的时间都没有,这主要还是因为家长缺少与子女沟通的意识,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对于家长来说,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要了解孩子,而良好的"沟通"恰恰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良好的沟通有利于父母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习上也起到积极鼓励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两点:(1)多问问:如果家长能经常问问孩子在校的情况,那么孩子就能够感受到家长对自己学业的关心,如此孩子也会从内心提高对学习的重视。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问"也是有学问的:一要注意态度和蔼,忌表情严肃——宽松的氛围容易被孩子接受,使他能够敞开心扉跟家长聊聊学习中的进步、问题、困惑,反之会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要么不愿说,要么不说心里话。二要注意关注全面,忌只问成效——有的家长只关注孩子的作业、成绩、排名,忽略了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心理问题,这样的关心反而会成为孩子的负担,甚至可能使其产生厌学情绪。(2)多鼓励:学习是件既费神又费力的"苦差事",并不比在工厂上班轻松。作为家长,要能够多多体谅孩子,给予鼓励支持。首先,作为家长不要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得到赏识的孩子会提升自信心,必然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心态对待学习。其次,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