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情性本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儒学特质的理解
引用本文:马育良.情性本位: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儒学特质的理解[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1-8.
作者姓名:马育良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中文系,安徽六安237012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性情论史》项目(AHSK03-04D59)资助.
摘    要:情性本位,是中国文化的特质。而这种特质,又影响了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哲学——儒学——之性情形而上学的形成。这种文化逐渐流转为一种同崇尚精神、理性的印度文化、希罗文化不同的情性本位的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后现代对理性的反思,似乎也并不意味着东方的情性文化和儒家的性情形而上学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选择。

关 键 词:情性文化  理性文化  神性文化  轴心时代  性情形而上学  性情论
文章编号:1672-920X(2006)02-0001-08
收稿时间:2006-01-06
修稿时间:2006-02-20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