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浅析圆点儒家中庸论的目的——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相比较
引用本文:晁乐红.浅析圆点儒家中庸论的目的——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相比较[J].台州学院学报,2007,29(1):28-32.
作者姓名:晁乐红
作者单位:台州学院,人文学院,浙江,临海,317000
摘    要: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中西方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学者,在德行伦理的研究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中庸(中道)原则。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比较接近,但仍有些微的区别,此区别伴随着圆点儒家的发展而越发显著,原因之一在于提倡中庸的目的之不同。儒家对社会之和谐的过度追求带来其“往后看”的思维方式,因传统和保守而走向道德理性主义;古希腊之中道因以个人幸福为出发点而产生“向前看”的思维方式,因进取和创新而走向科学理性主义。

关 键 词:圆点儒家  中庸  中道  "往后看"  "向前看"  道德理性主义  科学理性主义
文章编号:1672-3708-(2007)01-0028-05
修稿时间:2006-11-08

On the End of Golden Mean in Core Confucianism——compared with Middle Use of Aristotle
Chao Lehong.On the End of Golden Mean in Core Confucianism——compared with Middle Use of Aristotle[J].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2007,29(1):28-32.
Authors:Chao Lehong
Institution:School of Humanities, Taizhou University, Linhai, Zhejiang 317000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