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文本探源———兼论明代经学史上的“原典回归运动”
引用本文:李振聚.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文本探源———兼论明代经学史上的“原典回归运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1):57-66.
作者姓名:李振聚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代《诗经》版本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YJC870006)成果;
摘    要:明代所刊《毛诗》经注本存于今者,主要有万历二十二年歙县程氏玄鉴室刻屠本畯纂疏补协本《毛诗郑笺》二十卷,万历马应龙、孙开校本《毛诗传笺》七卷,崇祯葛氏永怀堂刻《十三经古注》本《毛诗》二十卷三种。明代刊刻《毛诗》经注本,一般认为是翻刻宋板而来,宋板既多不存,明翻宋板的文本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明代所刊刻的这三种《毛诗》经注本,今天看来,其文本皆为删削闽本疏文、因袭闽本经注部分而成,并非直接袭用宋元旧本。明代所刻《毛诗》经注本在文本校勘意义上虽无足道,但从明代经学发展史上来看,《毛诗》经注本文本之传刻,可以看作经学复古运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属于明代经学复古的“原典回归运动”的一部分。明代经学复古思潮,乃是清代朴学的先声。这些经注本的出现在明代经学史上所具有的标志意义,应当被重视和重估。

关 键 词:毛诗  明代经学史  原典回归运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