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模式创新及制度选择
引用本文:杨晶.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模式创新及制度选择[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39-43.
作者姓名:杨晶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土地换保障’背景下失地农户的生计重建: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分析”(711732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生命周期、生计策略与农户贫困动态性”(7127328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基于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村家庭贫困动态性研究”(2013S0819)
摘    要:农村贫困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然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贫困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农村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和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程度的累积加深而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不同省份和不同人口分布条件下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特征。现阶段中国农村贫困治理面临着治理难度和成本大、返贫现象突出、贫困治理监督机制"缺位"、社会团体参与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各种扶贫开发政策均难以产生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适时调整农村贫困治理模式,创新农村贫困治理机制,建立基于网格化的农村社区贫困治理模式,构建农村贫困治理与农户可持续生计(SLA)的综合发展框架,培育新型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贫困治理合作机制等措施,成为了突破新时期中国农村贫困治理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 键 词:农村贫困  社区网格化治理  可持续生计  路径选择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