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企业振兴之路(续)——《企业振兴之路》一书编后
引用本文:王钦韶.论企业振兴之路(续)——《企业振兴之路》一书编后[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6(4).
作者姓名:王钦韶
摘    要:如果说管理属硬性规章制约,企业文化则属软性的精神力量。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经济管理中多用强制管理,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被称为是“强盗男爵”。到了七十年代,西方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中心,已转为经营战略;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心则转向了企业文化。这是日本的企业家们引进西方的严格管理手段,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的精华,结合日本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套以忠诚为核心的价值观体系的“日本管理模式”。它重视对人的自觉性和主导地位的培养,注意与用户建立真挚的情感联系,重视职工与领导间的人情味,从而使企业全员滋生出献身精神,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赢得了西方经济学家与企业家们的高度重视。著名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说:“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它有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音。”①美国的《幸福》杂志甚至说:“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也无法成功。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②于是西方管理界流传了一句格言:“知识不如智力,智力不如素质,素质不如觉悟”。可见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哲学信仰,觉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