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集体运动艺术化”视角下对团体操表现手法的理论阐释——中国团体操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新视角
引用本文:赵海波,黄宽柔.“集体运动艺术化”视角下对团体操表现手法的理论阐释——中国团体操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的新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3).
作者姓名:赵海波  黄宽柔
作者单位:1.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2.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课题
摘    要:“集体运动艺术化”是基于团体操具有广场体育艺术品质而提出的一个研究新视角,秉承“表演”这一中心任务,中国团体操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创编理论上的创新.“运动的集体”是团体操的表演主体,体现“艺术化的集体运动场面”是团体操的核心诉求,“集体运动艺术化”是指集体运动被“艺术”了的性质和被“艺术”了的过程.中国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为“编织集体运动的场面构图”、“演奏集体运动的板块织体”以及“营造集体运动的动态意象”,并从视觉、听觉、心理感知等层面体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这是团体操实现“集体运动艺术化”创作理念的具体体现.在当代运动会开幕式表演中团体操三大表现手法以更加符合其艺术发展规律的态势存在.本研究目的是在充实中国团体操创编理论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其在基层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独特价值.

关 键 词:集体运动艺术化  表现手法  中国团体操  传承  创新  发展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