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两汉之际的“王命论”思潮
引用本文:曲利丽.论两汉之际的“王命论”思潮[J].中国文化研究,2012(1):172-180.
作者姓名:曲利丽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11JBB06)
摘    要:王莽失败导致了儒生们对禅让的怀疑和对天命的重新追寻,由此兴起了"王命论"思潮。这股思潮主要由三个命题组成:"孔为赤制"、"上天垂戒"、"火德承尧,虽昧必亮",分别从圣、天、血统等方面阐述刘氏王命的正当性。这是思想史上的一大变局:儒生们由"公天下"转向了"家天下"。这种转向是两汉之际"人心思汉"的社会情绪表达,同时又有学术上承自西汉的宿命因素。"王命论"在东汉大行其道,导致了学术走向平庸。

关 键 词:两汉之际  儒生  王命论  人心思汉  宿命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