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期望教育”在电类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
引用本文:王蓉.“期望教育”在电类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职教,2006(10).
作者姓名:王蓉
作者单位:无锡市汽车工程学校
摘    要:每个学生都盼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如果教师能把握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这种期望有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这是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导(或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方面,这种做法,权且称为“期望教育”。教师的期望,是通过各种途径诱发出来的,对各种期望的形成和特点,做出分析和研究,是“使期望教育”行之有效的第一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总结出“将期望教育”应用于专业课教学的一些体会,供同行参考。“期望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应该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威信实质是反映了一种师生关系,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学技艺在学生心理上所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专业课教师比其它学科的教师更容易形成威信,学生佩服教师像变魔术一样做一个又一个实验;本来有故障的电路一经教师检修灯泡就亮起来;教师像技术工人一样,对电视机、DVD、MP3、手机等电器的调试和维修能力,让学生非常崇拜;教师对当今的尖端科技诸如运载火箭、激光、超导、无线电通讯等如数家珍……这些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电类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使自己的道德和心理品质以及业务能力始终处于积极...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