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娴熟于心 妙用于文——试评《能不忆八农》的修辞
引用本文:丁松灿.娴熟于心 妙用于文——试评《能不忆八农》的修辞[J].当代传播,1993(6).
作者姓名:丁松灿
作者单位:若羌县三十六团中学
摘    要:大凡一篇读来能够引人入胜的作品,不管其篇幅如何,都是熔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集语法、修辞逻辑于一体的。读《新疆日报》1992年10月25日第四版所刊李念东的《能不忆八农》,(以下简称《忆》)笔者就有如斯之体会。散文《忆》写作者离校20年后重返校园的所忆所见所闻所感,可以说,这是一篇赤子献给母亲的报恩歌,是学子捧给母校的感怀诗。如果说,语言是人们思维交际的工具,那么,修辞便是驾驭语言的艺术了,一篇文章成败与否,仅语言方面而言,修辞——遣词造句方面所下的工夫的大小,便是决定的因素了。且看《忆》文在修辞方面是如何表现的。据粗略统计,这篇短文所用辞格达22种之多,这在一般散文中是比较罕见的。文题《能不忆八农》运用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示对事物的判断,具有语气坚定、感情强烈,气势逼人之特点的修辞方式——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心,作者的答案虽肯定,但“为什么要忆”、“忆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